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Cohousing community 介绍

image from: unsplash.com

前言

面对养老的难题,“抱团养老”的概念在国内悄然兴起。比如杭州一家有别墅的叔叔阿姨登报寻同住朋友。但是,从实际情况看,真正将抱团养老进行下去不容易。

抱团养老是希望“众人拾柴火焰高”,但聚在一起的老人因为教育背景、退休收入、生活习惯的不同,极易造成“众口难调”。

一方面,人有社会化的属性,良好的社会关系、工作之余与邻里、朋友之间的互动是一个人维持身心健康非常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当遇到困难,个人力量很难解决的时候,抱团合作就尤为重要。就像卡城许多被担保过来的父母,有自己的微信群,自己的组织,他们参与活动的热情超出我们的想象!

但是,另一方面,“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是个问题。以马斯洛经典的理论做参考,人的需求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知识、阅历等的积累,需求的层次千差万别,不停变化。有达到安全需求就满足的,有达到社交需求就满足的,有需要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的,这么多需求与层次如何“求同存异,和而不同”是个大问题。

好在国外有成功的经验可资借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就是起源于丹麦的Cohousing community“共同社区”。

(信息来源: Canadian cohousing network官网和west wind harbor cohousing 网站)

Cohousing community概念的兴起 

Cohousing community“共同社区”:这个概念的起源,还要追溯到1964年,丹麦建筑师Jan Gudmand-Hoyer (哈佛大学毕业的建筑师),当时28岁,有感于新的社区越来越多,但人与人越来越陌生,就和朋友们一起讨论建设新型社区的可能:以一种新的邻里关系的理念为指导,建设新的替代型社区。

Jan Gudmand-Høyer 1936–2017

大家一拍即合,随后,买地准备建设,虽然市政官员支持,但附近居民反对。于是,Jan Gudmand-Hoyer发表相关文章,阐述建设的理念、思路,引起了社会关注。直到1973年底,才建成了两个cohousing意义上的社区。

同时期,Bodil Graae也在报刊发表文章《孩子应该有上百个父母》。丹麦建筑协会也大力支持,经过大量的讨论、实践,使得丹麦的cohousing理念趋于成熟、理性、为丹麦社会所认同。

1988年,Charles Durrett和Kathryn McCamant的建筑师团队出版了他们的书《Cohousing:A Contemporary Approach to Housing Ourselves》全面阐述cohousing的概念。随后,这个概念迅速传遍全世界。Charles Durrett随后编写的《Senior Cohousing Handbook老年人共同社区手册》,更是探讨了养老相关的话题。

从那时起,北美已经完成了100多个共同社区的建设。现在,加拿大有专门的非营利性组织:Canadian cohousing network,已经建成13个共同社区,卡尔加里有一所Prairie sky cohousing,还有一所马上完工Mosaic village cohousing,第三个社区正在酝酿中。

什么是共同社区?

共同社区就是将私人住宅的自治、与社区生活、资源共享的优势结合起来,营造一个小村庄的感觉。邻里彼此熟识、相互支持,保护私人隐私的同时,鼓励社区归属感。

它是一种替代发展模式,社区未来的居民一起参与社区的规划、设计、和开发,以便直接满足他们的需求。在合作过程中,有各方面的负责人,但没有层级或核心决策者,平等合作中,建立良好的关系。

image from: unsplash.com

共同社区的特色

1、基础理念标准化

    一个社区的兴建不是小任务,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失误,都有可能影响社区未来生活。所以,Canadian cohousing network作为非营利性组织对有意向组建新社区的人员进行一系列的指导工作。保证有兴趣的人员在投入资金之前,对建设什么样的社区,是不是自己符合自己的想法等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

    这些标准化的指导工作,在网站上有非常清晰的步骤:

    学习共同社区的概念;

    访问已建成的社区;

    联系您的朋友圈;

    成立核心小组;

    建立决策协议和实践标准;

    制定共同意图,愿景和使命宣言;

    确定场地标准和项目目标;

    参加临近小区的开放日;

    确定您是否能承担您所选择的社区的房屋价格;

    收集初步财务信息;

    聘请专业人士;

    这样的步骤,从宏观到微观,从方案到财务,从务虚到务实,甚至附近社区环境等都有考虑,如果整个过程非常认真经历一遍的话,到底新社区应该如何建设,将会有很好的共识和基础。

2、建设过程专业化

    他们有专门的共同社区发展顾问公司,该顾问公司可以仅仅提供咨询服务,也可以参与社区建设。形式非常灵活。

    比如,Cohousing Development Consulting的负责人Ronaye Matthew,参与了几乎加拿大所有的cohousing社区建设,并且已经在共同社区居住了15年。专业化的指导,再加上切身的体会,更容易让社区的建设与未来居民的期望相吻合。

    如果他们参与其中,会有非常专业的流程设计:

    协调设计专业人员与团队之间的所有沟通;

    与团队合作,为普通住宅和个人单元制定初步计划;

    与设计团队合作开发一系列研讨会,以促进会员提出意见;

    帮助总结并向设计团队传达反馈;

    提供有关设计决策成本影响的意见;

    在设计的所有阶段提供有关预算问题的建议;

    提供有关单位组合,尺寸和布局的建议,因为它与成本和市场性有关;

    协调与监管机构的沟通,确保设计符合管辖要求;

    协调所有反馈,最终确定设计开发阶段。

3、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社区建设包含时代前沿的环保特色。比如:洗盥轻污染水回收再利用,太阳能利用,高效保温系统,紧凑设计,可持续速生林,再生材料,水资源保护,有机菜园、和自然栖息地的保护等等。

    Cohousing社区作为一种替代的社区,本来就是追求和谐的关系,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体现在人与环境的和谐,注入了爱的社区,应该连石头都会说话!

Kilen cohousing in Denmark

4、两大价值基准:保护个人隐私、促进邻里互助

    所有个人住宅都将完全独立;共享大量公共设施;公共设施是社区的核心。

    共同社区可以促进个人的隐私权,因为公共区域提供会议场所,会客空间,社交空间等,允许个人住宅成为隐私和休憩的场所。

    公共设施是居民分享食物,举办会议,庆祝活动,音乐活动,电影,瑜伽练习,培训,和其他让社区成员受益的活动场所。

    甚至当您的亲朋好友来走访的时候,就可以在公共的客房里住宿,不用打扰个人家庭的清静。

Silver Sage Cohousing, Boulder, CO

可以借鉴之处

首先,学习丹麦人为cohousing community较真的专业精神,正是这种较真才让cohousing community由单纯的理念逐渐变为现实。也让现在的Cohousing community建设有了标准化的程序可以参考、借鉴。

其次,学习社区准居民参与建设的热情。我曾经参加过卡城一个正在筹建的共同社区聚会,参与其中的人不管背景如何,都非常热情的交流,认真讨论其中的细节。他们每个月定期一次社区见面交流,每两周一次网上交流,将社区建设的细节不断推进,仅仅前期的这种准备已经两年了,今年才进入买地建设阶段。

image from: unsplash.com

最后,学习社区建设的理念。没有可持续发展、个人空间与集体空间有机融合的理念,也就没有共同社区的魅力所在。

    我们的“抱团养老”更多的是养老困境下的“抱团取暖”,但是,如果能够借鉴国外cohousing community建设的经验,或许,抱团养老就能迸发出无尽的活力。

作者:豆输朋

本文章版权归加西康养协会所有。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机构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信息来源: Canadian cohousing network官网和west wind harbor cohousing 网站

Home 论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Cohousing community 介绍

  • 哎呀,回复话题必需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