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绪状态下与狼共舞

image from: unsplash.com

这次疫情拖延的时间太长了,再加上疫情的反复,更让人无法适应。似乎该做的政府都在慢慢悠悠做。每天听“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洗手消毒”等道理,耳朵都磨出茧子来了。该玩的人还是开开心心玩,担心的人越来越提心吊胆。好多朋友,从去年就处于提心吊胆的“应激状态”。但时间太长了,受不了,如果人的皮质醇、肾上腺素等激素居高不下,记忆、判断、自制能力都会变差,随之而来,焦虑、压抑、愤怒的大脑区域被激活,这也就是为什么好多人出现情绪、精神的问题。

这不得不“与狼共舞”的日子怎么办?

当大环境不能改变的时候,索性不要去特别关注,而是把注意力放到自身/自家的小环境的状态建设上来!调整自身/自家处于“就绪状态”。

所谓“就绪状态”,就是像医院的急诊室一样,您永远不清楚下一个病人会是什么紧急情况,而急诊能够“忙而不乱”,就是因为他处于“就绪状态”,再复杂的情况也能应付的来。

传染病流行有其规律,“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的传播链条中,阻断任何一个环节都能有效阻断流行病传播。“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洗手消毒”这三条最简单的防护措施,却是有效阻断传染病传染的法宝。

今天,再次借用TED上的急诊医生Dr. Darria Long的理论,聊一聊疫情之下,如何让“Crazy mode抓狂状态”变成“Ready Mode就绪状态”。TED的演讲链接如下,请复制后再去浏览器打开:

按照Dr. Darria Long给出的建议,结合目前的情况,梳理一下如何从“Crazy Mode抓狂状态”进入“Ready Mode就绪状态”。不要觉得“就绪状态”高不可攀,那都是训练出来的。没有专门的训练,把一线的医护人员放到急诊,一样会“抓狂”。

具体的步骤如下:

    1、  学会对事情按紧急程度进行分类。

    在“抓狂模式”下,你总是很忙、很有压力, 是因为你对每一个挑战都做出了相同的反应,而“就绪模式”中,根据紧急程度先确定优先顺序。那些无法区分威胁和非威胁, 并对所有事情都做出相同反应的人,他们的应激激素水平是常人的两倍。

    疫情之下,确定不同紧急程度(此处仅供参考!):

    红色(极严重)——比如:孩子或家人出现发烧、咳嗽、咽喉痛、呼吸困难等症状;近距离(两米以内15分钟以上)接触过确诊人员;

    黄色(严重)——比如:孩子或家人远距离或者公共区域疑似接触过确诊人员;出现食欲不振、腹泻、肌肉酸痛、头疼等其他症状;

    绿色(中轻度)——比如:情绪紧张,青春叛逆,但没有其他问题。

    记住:正确分类很重要,尤其是红色级别的事情,一定要划分好,才能保证应对措施最有效、也最高效。不要被杂音干扰,即使每天上千人感染,您家防护很好,也没必要担心。

    2、学会对不同情况进行规划。

这一步是备战,对可能出现的情况都有预案。没有预案,有事必然手忙脚乱,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归纳为几个关键方面:应急有规划、习惯自动化、物品归类化、操作便捷化(此处仅供参考!):

A、应急有规划:针对不同级别的可能,要制定计划。

比如:如果感染,十四天的隔离如何进行?在哪个房间隔离?要考虑通风、活动、其他人员的方便;如果感染,针对常见症状的药物准备,饮食准备,监测表格,主要护理人员是谁,需不需要隔离,不隔离如何防护?如果感染,大孩子怎么办?小孩子怎么办?老人怎么办?如果感染,药剂师联系谁?西医联系谁?中医联系谁?朋友联系谁?如何无接触交接事情。

反正就是在自家情况的基础上,做到最好吧。拿权威或者专业机构的推荐方案进行参照制定计划;从自己家实际情况出发,能做到尽可能好就行,不要追求完美;并不是花钱最多效果最好;

B、习惯自动化:平时,要在小细节上下功夫(我们前面公众号文章也有相关视频)。

培养好习惯,回来洗手、衣服烘干、保持距离、分餐吃饭、正确戴口罩等基本的生活细节都形成习惯。这些习惯了,既可以尽可能预防传染,又可以在疾病发生后,减少疾病在家人间的传播。

C、物品归类化:主要指防疫相关的物品要归类摆放。

比如:PPE等防护用品贴上标签,放在最方便取用的地方,用完消毒放回原处,缺少了马上补充;孩子、大人的衣物,固定的取放地点,即使有感染也不会交叉感染;相关药物的存放,也要检查,固定存放,便于应急时取用。

    D、操作便捷化:这么多细节要围绕防疫的目标多用心分析,让所有措施便于操作。就跟李小龙的截拳道一样,实用、没有花架子,最有效。当疫情成为常态化生活的一部分的时候,专注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可以让自己脱离焦虑,也让自己越来越有信心。

    3、学会让家人和自己摆脱紧张。

    有了分类,有了规划,就是“手中有粮”了。但是,能做到“心中不慌”的人其实不多。这也需要一定的心理/身体锻炼。

    调好生活节奏:适当、规律的作息;每天固定的运动;一些积极的兴趣爱好;网上的学习交流等等都可以调整身心,缓解紧张。

    正念安住当下:每天关注自己的呼吸,静坐十分钟,让心放松一下。慢下来,认真的做小的事情,比如打扫卫生,刷碗,收拾房间,等等,全身心的去做。会让身心从焦虑中放松下来。

    融洽人际关系:可以通过视频聊天、电话聊天,遛弯远距离聊天等形式,同自己的亲朋好友保持融洽的关系。需要帮忙的时候,有朋友在,哪怕只是倾诉,也是一种力量。更何况万一隔离,朋友可以帮助的事情很多。

    联系心理专家:如果您无论如何都不能缓解您的紧张情绪,请联系家庭医生,他会根据您的情况推荐不同的心理学专家。他们会针对您的具体情况制定专业的调理方案。

    做完以上这三方面准备工作,那就像急诊科“就绪状态”一样了。在大环境不给力的情况下,自身和家人要达到“就绪状态”,就能对付可能的情况,消除家里的紧张。

作者:豆输朋

本文章版权归加西康养协会所有。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机构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Home 论坛 就绪状态下与狼共舞 Coping with COVID Anxiety

正在查看 0 条回复
  • 作者
    帖子
    • #1415
      winter8765
      参与者
        • 论坛新人

        不错

        • 该回复由winter8765 于 2年、 1月前 修正。
    正在查看 0 条回复
    • 哎呀,回复话题必需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