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態”下的生存法則

image from: unsplash.com

这几天,每日COVID-19阳性病例更新数字冲击着眼球。当Outbreak不停在新闻中出现的时候,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感觉?非常紧张?或者听天由命?或者已经适应?

疫情在阿省出现到现在已经半年了,新冠疫情影响下的生活,已经身不由己的改变:在家办公成为常态;网上学习成为常态;Long Term Care养老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口罩成为体贴别人的标志;诸多的反常成为常态,标志着我们的生活已经进入“新常态”。其实,生活的骤然改变是淘汰的过程。但没有办法,要么主动或被动淘汰掉不适应世界或生活的习惯和方式;要么被世界或生活淘汰。

疫情下的生存法则很简单:国家、社区、个人三个层面把“Public Health”落到实处,也就是建立与“新常态”匹配的“公共卫生系统(国家层面)/公共卫生习惯(个人层面)”!

不管怎么甩锅、怎么委屈、怎么自吹自擂,怎么互相看不上眼,病毒从来不感情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颇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气概。所谓族群、人种、国家至上在病毒面前统统都是自己瞎扯淡。

每一次疫情波动后,朋友们都在问:“怎么办?”其实,更应该变成“新常态”下,我们未来怎么办?长远的应对之策是:将“Public Health”(公共卫生系统/习惯)融入到每个人的生活习惯里,融入到公共/社会生活中。

细节的应对方案还是“老生常谈”:洗手、口罩、保持距离、自我隔离、分餐、消毒等内容。在我们的公众号里文章都还在。《疫情面前聊防疫》、《提高防护力、增强免疫力》等

  1、在个人/家庭层面:将洗手、口罩、分餐、定期消毒、良好作息等变成家庭成员的习惯。就像开车就系安全带一样,好的“卫生习惯”会在关键时候成为“救命符、安全带”。

    面对新常态的改变,更需要个人与家人间的互动。在互动中的彼此关爱,让家变成真正的港湾。

2、在社区/朋友圈层面:将适当保持距离、戴口罩、多沟通、互相帮忙、资源共享、应急互动等变成一种风尚。莫说力量小,疫情发生以来,华人社区热心大众的点滴善行“集腋成裘”,使得华裔人群的感染率保持在低水平。

    面对新常态的改变,更需要个人与社区/朋友间的互动。在互动中的彼此了解,让社区/朋友成为温馨的大家园。

3、在社会/国家层面:推动“Public Health”(公共卫生系统)的建设。总有各种不同的观念,各种利益的纠缠。但落脚到生活里,总是一点一点的细节。看看哪些方面需要改变?如何更有效的改变?从我们各自的角度去添砖加瓦,献计献策。完善的国家/社会政策才是最好的防护墙。

面对新常态的改变,更需要个人与社会/国家间的互动。在互动中政策的取舍,更是价值观取舍的过程,让有生命力的新政策、新价值观弥合社会的分歧、凝聚社会的共识。

 三个层面的“Public Health”做不到位,再多的温情也都变成“矫情”;再多的甩锅也都变成“背锅”;再多的歧视也都变成“短视”;以“自由”等旗号拒绝“戴口罩”等行动,不管多么“理直气壮”,Pia Pia打的不仅仅是脸,更是收割一条条命。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硬标准,活下来才有谈未来的底气。

作者:豆输朋

本文章版权归加西康养协会所有。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机构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Home 討論群 “新常态”下的生存法则 Stay Together in This “New Norm”

  • 抱歉,回覆主題必需先登入。